社科網首頁|論壇|人文社區(qū)|客戶端|官方微博|報刊投稿|郵箱 中國社會科學網
中國特色“社會政策框架”與“社會立法”時代的來臨
劉繼同
《社會科學研究》2011年第2期
2011-09-30

  :中國特色“社會政策框架”與“社會立法”時代的來臨

  :劉繼同

  :《社會科學研究》2011年第2期

  :改革開放30 年來,中國社會環(huán)境、社會需要、社會結構與社會制度發(fā)生重大結構變化,中國特色社會政策框架設計與社會福利制度建設議題應運而生,成為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核心與主題,成為安定團結、社會管理的社會基礎與構建和諧社會的社會前提,標志著中國社會政策時代的來臨。與此同時,中國以市場經濟法律制度框架為主體的經濟立法取得顯著成績,基本建立中國特色的經濟法律制度框架,為依法治國和法制化建設奠定了基礎。更為重要的是,經濟全球化處境、改革開放政策方針、經濟體制改革實踐、社會結構轉型、社會需要結構戰(zhàn)略升級、社會現(xiàn)代化建設與高風險社會形成,尤其是中共發(fā)展哲學與執(zhí)政理念的革命性轉變,科學發(fā)展觀與構建和諧社會宏偉戰(zhàn)略目標,標志著中國立法重點與立法模式由經濟立法轉變?yōu)樯鐣⒎?,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政策框架形成與“社會立法”時代的來臨,標志著依法治國方略與法制化建設進入關鍵時刻,實現(xiàn)三步走發(fā)展戰(zhàn)略與社會現(xiàn)代化的目標。

關鍵字:轉型法學  社會政策  福利社會  依法治國  經濟立法  社會立法

  中國特色“社會政策框架”與“社會立法”時代的來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