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常生活中的“族性”——關于民國時期甘孜藏區(qū)漢人移民的社會學考察
王娟
《中南民族大學學報(人文社會科學版)》2015年第1期
2015-12-14
題 目:日常生活中的“族性”——關于民國時期甘孜藏區(qū)漢人移民的社會學考察
作 者:王娟
來 源:《中南民族大學學報(人文社會科學版)》2015年第1期
摘 要:以民國時期甘孜藏區(qū)的漢人移民為研究對象,從歷史社會學的視角,對這一群體的職業(yè)構成、社會地位及身份認同等問題予以考察,并對其背后的動力機制進行探討。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在日常的民間交往中,無論是移民群體,還是本地族群,其“族屬”意識都處于“自在”的狀態(tài)中,與血緣、地緣、職業(yè)、階層等其他與“身份”相關的因素交織在一起。漢人移民在本地社會的地位更多地與職業(yè)、財富等因素相關,而與“族屬”關系不大。同時,漢人移民的“本地化”與本地族群的“漢化”是同一個社會進程的兩個方面。對于遷移時間較久的漢人移民來說,他們對居住地的“地域認同”可能會超越“族群認同”,而構成其行為選擇的主要邏輯。
關鍵字:甘孜藏區(qū); 民國時期; 漢人移民; 族性; 族群認同; 地域認同; 族際互動